地震灾害的预防是指地震前为了避免和减轻地震灾害而进行的预防,分为工程防御措施和非工程防御措施。今天四川地质灾害监理机构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如何预防地震灾害预防和其应对措施是什么。
一、地震灾害预防
(一)工程性防御措施。以地震安全性评估为依据的根据地地震参数分区和抗震设防要求,对建筑物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施工中,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建筑物抗震设防规范》和相关行业规范和标准设计,对未进行抗震设防的建筑物采取抗震措施。
(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开展的社会防卫活动。包括:建立健全地震防御工作体系;制定和实施防御计划和计划;组织地震研究和预测预报;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推进相关立法;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储备应急物资和资金;做好地震预测,防止次生灾害;开展地震灾害保险等。
二、地震灾害应对措施
(一)加强城乡抗震设防
1.科学做好城乡规划建设方案。县级发展改革、城住、国土、水务等部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GB50011-2001年GB50011-2001年GB50011-2001年GB50011-2001年GB50011-2001年GB50011-2001年GB501-2001年GB501年GB501-2001工程抗震设计项目和工程抗震设计审批管理。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根据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建筑应分为甲、乙、丙、丁四类抗震设防。城市和农村规划建设应重视地震安全问题,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对城乡建筑的影响(禁止在地震活动断层、软土层、沙土液化层上建造),开展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和研究,为国土利用、城乡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开展城区震害预测研究和地震预报工作,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开展城市地震监测与抗震性能调查,为国土规划和城乡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开展城市地震调查与抗震性能调查,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全面开展抗震设防和安全性评价
为加强对新建、扩建、改建、改建、改建、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以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的规定,为加强对新建、扩建、改建、改建、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对于地震安全评价的建设项目,其抗震设防要求必须根据地震安全评价结果确定;其他建设项目的抗震设防要求必须根据国家颁布的地震参数划分图或地震参数复核和地震小区划分结果确定。对于进行地震安全评估的施工单位,必须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合格的施工单位进行地震安全评估,并向有关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机构提交地震安全评估报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督检查,确保建设工程按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二)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强化地震宏观监测、地震速报、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网络的建设,明确了防震减灾助理员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三员”的作用,巩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社区的示范效应,通过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五进活动。
(三)强化地震应急工作
1.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工作
修订和完善各级和各类地震应急计划,建立学校、农村、社区、重要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地震应急计划,建立计划管理体系和数据库,加强计划监管,严格执行计划。以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单位为重点,开展学校及重要单位、场所、场所的演练。一要建立组织有力、决策科学的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其中,应急通信系统、会议系统、信息报送与数据传输系统、手机短信发送平台、综合数据库等,应建立反应灵敏的地震速报信息平台,将各类灾害信息及时汇总上报,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建立政府各部门地震应急联动的信息平台,互相交流信息,互相帮助。及时向各部门通报应急决策,迅速开展地震应急工作。
2.建立素质过硬的应急反应队伍
开展灾后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建立专业救援队伍至关重要,素质高、行动高效的专业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可以在震后立即开展救援工作,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损失。应急志愿者队伍是必要的补充,地震发生后(破坏性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首先要赶到灾害现场,指导大众紧急避难和自救。
3.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各级党委、政府应在城市规划中加强地震等应急避难场所和疏散通道建设,充分利用城市广场、公园、体育场馆,合理规划布局。为保证灾后社会稳定,应建立必要的标志牌、线路图等设施和必要的生活用具库,有效地减少地震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确保灾后社会稳定。
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地震灾害预防和应对措施的相关介绍了,大家看完四川地质灾害监理机构分享的内容以后应该已经有所掌握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