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预测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预测范围、时段、内容、方法及结果分析等方面,以下是
四川水土保持方案的小编具体介绍:
预测范围:通常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包括..占地和临时占地范围;直接影响区是指项目建设可能对周边造成水土流失影响的区域,如开挖面周边、堆渣场下游等。
预测时段:一般分为施工期(包括施工准备期)和自然恢复期。施工期是水土流失的重点时段,因为该阶段地表扰动强烈,植被破坏严重。自然恢复期则是指项目建成后,随着植被逐渐恢复和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生效,水土流失强度逐渐降低的时期。
预测内容:包括扰动地表面积、弃土弃渣量、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及危害等。
预测方法
类比分析法:选择与本项目在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类型、项目类型和规模等方面相似的已建项目作为类比对象,调查其水土流失情况,分析确定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量。例如,在建设公路项目时,可参考周边已建成且类似地形条件下的公路项目的水土流失监测数据,结合本项目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得出预测结果。
数学模型法:运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等数学模型进行预测。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例,其表达式为A=R×K×L×S×C×P,其中A为单位面积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t/(hm 2⋅a));R为降雨侵蚀力因子(MJ⋅mm/(hm 2⋅h⋅a));K为土壤可蚀性因子(t⋅hm 2 ⋅h/(hm 2 ⋅MJ⋅mm));L为坡长因子;S为坡度因子;C为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P为水土保持措施因子。通过确定各因子的值,代入方程计算得出土壤侵蚀量。该方法需要对项目区的各种因子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数据要求较高,但结果相对准确。
实地调查法:在项目建设前,对项目区及周边的水土流失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地形、土壤、植被等因素,确定现有水土流失背景值。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扰动区域进行实地测量和观察,记录地表扰动情况、弃土弃渣量等数据,以此为基础预测未来的水土流失趋势。例如,通过测量不同施工阶段开挖面的面积、堆渣场的体积变化等,结合当地的降雨、土壤等条件,预测水土流失量的变化。
结果分析: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包括水土流失的分布特点、强度变化趋势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等。明确水土流失重点区域和时段,为后续制定水土保持措施提供依据。例如,如果预测结果显示施工期的某一区域由于大面积开挖且植被破坏严重,将产生较大的水土流失量,那么在方案中就需要针对该区域制定专门的防护措施,如设置拦挡工程、临时覆盖等,以减少水土流失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如泥沙淤积河道、影响周边农田等。
四川水土保持方案哪家好